在荆楚大地的怀抱中,咸宁通山县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广袤的山水之间。巍峨的九宫山、太平山和大幕山耸立于云端,富水湖畔的波光潋滟映照着千年的故事与传奇。在这片自然的画廊中,人文的沃土也在悄然生长。古村落的青砖黛瓦与现代城镇的蓬勃生机相得益彰,农耕文明的厚重积淀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交相辉映。通山的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着变迁与荣耀。
让我们以无人机的视角,俯瞰这片大地的壮美风光,聆听经济社会发展的铿锵足音,感受人文景观的深厚底蕴。在这里,山水与人文交织,历史与未来对话,通山的故事正以全新的姿态徐徐展开。五月的幕阜山脉,宛如被造物主蘸着青绿与雾霭的笔尖重重皴染。当晨曦初透时,通山县厦铺镇三宝村的盘山公路宛如穿行于云海的银蛇。摇下车窗,山风裹挟着冷杉的松香与溪水的清冽扑面而来,恍惚间仿佛闯入一幅会呼吸的宋代青绿山水长卷。
三界谷的筋骨由五十公里嶙峋的山脊铸就,群峰如同蛰伏的巨兽,村口生长着百年古树。转过一弯又一弯,轰鸣声如远古战鼓般自地心传来——那正是鹅公颈瀑布在宣告它的存在。82米宽的瀑流自坝顶倾泻而下,似银河决堤,又如白龙摆尾。36米的垂直落差让水流在撞击岩壁时溅起漫天玉屑,阳光穿透水雾折射出七彩虹桥,恍惚间竟难以分清是水凝成了光,还是光化作了水。
若说黄果树瀑布是泼墨大写意,鹅公颈则是工笔重彩。溯溪而上,九寨沟般的幻彩渐次铺展。翡翠色的山溪在岩脉上淌过,将阳光切割成流动的碎金;桫椤树的板状根如青铜编钟倒插于土中,蕨类植物在潮湿的空气中舒展羽状复叶,宛如史前时代的孑遗精灵。
尤为奇妙的是雨后初霁时,云瀑从三界尖和太阳山的隘口倾泻而下,与鹅公颈的水瀑相拥,整座山谷便成了天地交合的洞房。若将三界谷的四季比作交响乐,五月便是那华彩乐章。鹅公颈瀑布结束枯水期的沉思,水雾中浮动的负氧离子让每个毛孔都张开呼吸。太阳山白沙尖的杜鹃花在海拔落差中次第怒放,从山脚路边的粉白吊钟杜鹃到峰顶的血红马缨杜鹃,仿佛为三界谷的群山系上渐变丝巾。
当最后一缕夕阳将瀑流染成金红色时,山谷里响起悠长的护林哨音。这哨声与瀑鸣、松涛、鸟啼共振,合成了通山县一曲永恒的生态咏叹调。通山的美,不仅在于它的自然风光,更在于这片土地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每一次走近鹅公颈瀑布,都是一次对生态诗篇的深刻感悟,都是一场与自然对话的美妙旅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