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 的字義、部首、筆畫、相關詞

隸 的字義、部首、筆畫、相關詞

部首

部首以外筆畫

總筆畫

9

17

ㄌㄧˋ

解釋

1.古代稱地位卑賤或供人役使的人。例奴隸、僕隸

2.漢字的一種形體。相傳為秦代程邈所創,由小篆減省而成。 △隸書

3.附屬。例隸屬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名]

1.古代稱地位卑賤或供人役使的人。如:「奴隸」、「皁隸」。唐.釋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六.大般若波羅蜜多經》:「隸,賤屬也,僕也。」

2.一種字體。即隸書。相傳為秦代程邈所創,由小篆減省而成。

3.姓。如漢代有隸延之。

[動]

1.附屬。如:「隸屬」。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生常免租稅,名不隸征伐。」宋.蘇軾〈率子廉傳〉:「晚隸南嶽觀為道士。」

2.學習。明.湯顯祖《紫簫記》第六齣:「俺將此詞送到杜秋娘別院,隸習一番。」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隸書為秦書八體之一 ,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體風格,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 隸書起源於秦朝,相傳由程邈整理而成,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峯,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隸變,是漢字由小篆演變爲隸書的過程,大約發生在秦漢之間,是漢字發展的轉折點,對後世的漢字有很大的影響. 中國文字在小篆以前仍然遵從「六書」造字原則,漢隸則不再遵守「六書」原則,自行變化造形 . 現代的楷書和行書寫法絕大部份和隸變之後相差不遠. 過去一般認為隸書之由來為「奏事繁多,篆字難成,即令隸人佐書,曰隸字」. 但近來指出「隸」字亦有「附屬」的含意,可能意旨其為篆字之衍生. 隸書基本是由篆書演化來的,漢字從小篆到隸書的演變過程稱爲「隸變」,主要將篆書圓轉的筆劃逐漸改爲方折,書寫速度更快,因為在竹簡、木簡(簡牘)上用漆寫字很難畫出圓轉的筆劃. 傳說秦始皇在「書同文」的過程中,命令李斯創立小篆後,也採納了獄吏程邈整理的新字體,並將其命名爲“隸書”. 漢朝的許慎在《說文解字》記錄了這段嬴政妄改文字後,漢朝恢復和發掘傳統文字的歷史 :「秦燒經書,滌盪舊典,大發...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奴隸

隸書

隸屬

北直隸

配隸

氓隸

萌隸

分隸

分隸偶存

徒隸

奴隸解放運動

女隸

隸辨

隸變

隸僕

隸定

隸農

隸篆

隸釋

隸人

還有 15 個

隸草

古隸

楷隸

漢隸

漢隸字源

今隸

秦隸

奚隸

下隸

直隸

皁隸

罪隸

草隸

司隸

司隸校尉

列印

複製網址

相关

《彩虹六号:围攻》彩虹六号墨冰为什么稀有?
365bet中文官网

《彩虹六号:围攻》彩虹六号墨冰为什么稀有?

📅 08-28 👁️ 9007
小行星撞地球警报解除?概率跌至0.28%,无需特别关注
USD 兑 JPY 图表
比分365

USD 兑 JPY 图表

📅 08-29 👁️ 5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