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拉那必訪景點介紹、行程、交通資訊與拍攝建議

地拉那必訪景點介紹、行程、交通資訊與拍攝建議

地下碉堡博物館藝廊 Bunk’Art

地下碉堡博物館其實是地拉那的兩座地下碉堡,分別為市區的地下碉堡博物館2 Bunk’Art 2,以及市郊的地下碉堡博物館 1 Bunk’Art 1。兩者皆是阿爾巴尼亞獨裁者恩維爾・霍查偏執於外國入侵,恐懼之下的產物。事實上,他在阿爾巴尼亞全國共建造了超過七十萬座碉堡,可見其偏執之強、恐懼之深。Bunk’Art雖然是取Bunker諧音的博物館藝廊,但在我造訪時,其實藝術裝置的佔比極小,超過九成的空間都是展示與解說過去的歷史。兩間博物館也有通票可以購買,時間足夠的話可以串連造訪。

位在市郊的Bunk'Art 1入口。

位在市中心的Bunk'Art 2入口。

Bunk’Art 1

Bunk’Art 1位在地拉那市郊。抵達入口前,必須經過一段長長的隧道和仍在使用的軍事營區門口,肅殺之氣油然而生。地下碉堡博物館1,共有地下五層結構,106個房間,面積達三千平方公尺。這座1978年動工的碉堡,原是為恩維爾霍查與其政府人員在核武攻擊時避難之用。不過當霍查在1985過世後,碉堡便停止興建。直到2014年才因轉型為歷史博物館藝廊完工面世。博物館展示的歷史始於1939年義大利入侵阿爾巴尼亞、後來經歷的納粹德國入侵及戰後的共產政權建立與垮台。其中最引起我注意的,是政府高層的房間與大集會廳。

抵達Bunk'Art 1入口前必經的長隧道。

地面層入口的厚重防爆門。

1960年代,中共與阿爾巴尼亞關係緊密,提供了阿國經濟與軍事上的援助。這也是為什麼碉堡裡可以看到許多寫著簡體中文的武器與軍事圖鑑。

政府高層的會客室與其後的臥房。

桌上的陳設。

Bunk'Art 1的展覽不少都具有聲光效果,其中還有些為互動式。

地堡裡也詳細講解了霍查那段瘋狂挖隧道與碉堡的歷史。

大集會堂外的等待空間。看來應該是有作為食堂跟販賣紀念品的規劃。

大集會堂。根據網路上的資料,似乎現在也作為展演廳使用。

沒想到地下碉堡竟還有這樣規模的集會堂,甚至二樓還有包廂。

展示共產時期,一般家庭擺設的展間。

展示食物配給制的展間。

Bunk’Art 2

位在市中心政府機關區的Bunk’Art 2,是一個地下一層、24個房間,約1000平方公尺的1980年代地下碉堡。這座歷時六年秘密建造的核戰碉堡,是恩維爾・霍查後期的「作品」,主要作為鄰近政府機關人員的避難所。現今展示二戰後至1991年,共產政權對阿爾巴尼人民的迫害。

博物館改建期間,其圓頂曾因被視作對過去獨裁政權的美化而被破壞。這個損害也被當作阿爾巴尼亞歷史的一部分而保留下來。

Bunk'Art 2的展間。

高層官員會議室入口。

高層官員會議室。

高層官員臥室。

阿爾巴尼亞秘密警察在女僕的掃把裡裝了竊聽器,用以竊聽提供政治庇護的義大利使館。整整五年沒被發現。

Bunk'Art 2的入口(圖左圓頂)與出口。

樹葉之屋:秘密監視博物館 House of Leaves:Museum of Secret Surveillance

別名樹葉之屋的秘密監視博物館,原是一間婦產科診所,但在二戰納粹佔領時期,被秘密警察蓋世太保所用。戰後則被阿爾巴尼亞共產政權的秘密警察Sigurimi繼續作為其總部,直到1991年共產黨垮台為止。

「樹葉」一名除了因為其枝葉遮擋、攀爬的外觀外,也有秘密警察監視人民的檔案「頁」、書籍「頁」的含義(the leave of books and files)。現在這棟兩層樓高,共有31個房間的建築,已在2017年轉型為博物館。獻給過去那些被共產政權監視、逮捕、入罪與處決的無辜人民。

相关

小行星撞地球警报解除?概率跌至0.28%,无需特别关注
[原创]WIN10PE连接手机(MTP支持)
mobile3656

[原创]WIN10PE连接手机(MTP支持)

📅 08-18 👁️ 6671
王者荣耀老夫子攻略:高效打野技巧与最佳出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