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部长会议 SPS协调机制 SPS知识 SPS法规标准 有害生物 合作交流 SPS协议
您好,欢迎您访问中国-东盟SPS合作信息网!  
站内搜索:
  首页中文版部长会议第一届(2007年)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会议上的主旨发言
发布日期: 2012-07-22    来源:    作者:    阅读:

加强交流合作  维护质量安全

——在中国-东盟质检部长会议上的主旨发言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  魏传忠

2007年10月28日

尊敬的主席先生

各位同事:

衷心祝贺第一届中国-东盟质检部长会议召开,非常高兴出席这次会议并与各位同事见面,十分愿意就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国—东盟质检合作交换意见。

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国-东盟合作日益密切,在区域乃至全球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呈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多年来,在各位部长的支持下,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与东盟各国政府质检部门建立和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文件,开展高层对话,相互交换意见,增进了解,加深友谊,完善机制,促进合作,为双方战略合作关系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是中国国务院主管全国质量、计量、出入境商品检验、出入境卫生检疫、出入境动植物检疫、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和认证认可、标准化等工作,并行使行政执法职能的直属机构。借此机会,对各位同事长期以来对中国-东盟质检合作的关心和支持,对大家为促进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发展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巨大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食品是人类最直接、最重要的消费品,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第一需要。多年来,中国政府在提高食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食品质量安全是包括中国-东盟在内的世界所有国家和政府的共同追求,本次中国—东盟质检部长会议的主题就是“强化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与合作,保护消费者权益”。中国愿与东盟各国一道,加强交流,促进合作,为维护食品安全、提高食品质量而不懈奋斗。

一、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努力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坚持实施以质取胜的经济发展战略,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制度建设,采取有效措施,严格质量监管,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总体水平。

1、健全了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在法律法规方面,涉及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11部法律和22部法规,国务院相关部门还根据这些法律法规制定了一系列配套的规章制度。在标准化方面,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结构相对合理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已发布涉及食品安全的国家标准965余项,食品行业标准2900余项,其中强制性国家标准634项。在认证认可体系方面,基本建立了食品、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认证认可体系。在实施良好农业规范(GAP)、 HACCP管理体系认证的基础上,对出口食品生产企业还实施了卫生注册制度。完整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认证认可体系,为保障食品安全、提升质量水平、规范进出口贸易秩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环境。

2、完善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中国政府基本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从源头抓质量的长效管理机制。特别是对出口商品,实施了更为严格的管理制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规定,中国对列入《法定检验检疫目录》的2260种涉及安全、卫生、环保、健康的出口商品,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严格的监督管理和出口前的强制检验。未经检验或经检验不合格的,不准出口;对未列入《法定检验检疫目录》的出口商品实施抽查检验,经检验不合格的,不准出口。为了确保出口商品质量安全,中国政府还建立了一整套全过程的检验监管制度。对出口食品,按照“预防为主、源头监管、全过程控制”的原则,建立了以“一个模式,十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出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一个模式就是,对出口食品实施“公司+基地+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即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原料必须来自符合要求的种养殖基地,在出口种养植基地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实施标准化种植、养殖。十项制度包括,源头监管三项:对种植养殖基地实施检验检疫备案管理制度、疫情疫病监测制度和农兽药残留监控制度;工厂监管三项:严格实施卫生注册制度,全面实行企业分类管理制度,稳步推行高风险大型出口食品生产企业驻厂检验检疫官制度;产品监管三项:对出口食品的法定检验检疫制度、质量追溯与不合格品召回制度、风险预警与快速反应制度;诚信建设一项:对出口食品企业实施红黑名单制度。通过这些制度和措施,实现了对出口食品从农田到出口的全过程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

3、加强了质量安全执法工作。建立健全了“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监管工作格局。对食品,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明确食品安全监管分为种植养殖、生产加工、销售和餐饮四个环节,分别由农业、质检、工商和卫生四个部门负责,进出口食品和农产品监管由质检部门负责,形成了严密、完整的监管体系。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负责国内生产销售产品质量监管的质量技术监督局实行业务领导,对全国负责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的近500多个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和3万余名检验检疫执法队伍实行垂直领导。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具有优秀的技术人才队伍、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际上领先的检测仪器等技术和执法双重优势,具体承担进出口商品检验、进出口食品安全、出入境人员健康、出入境动植物检疫等方面工作,有力地保障着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

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中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效。在国内产品方面,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不断提高,小家电、燃气用具、化妆品和洗涤用品等消费品以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米、面、油、酱油、醋等基本食品的抽查合格率均达到90-95%。在出口产品方面,近几年来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今年7月18日以来,我们先后4次组织美联社、CNN、路透社等20余家境外媒体的记者到北京、广东、山东等地参观食品、玩具等生产企业和检测机构;9月24至27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欧盟驻华使团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驻华使节对广东的出口企业、口岸、检测机构进行了考察。他们亲身体验了中国政府和企业为确保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安全所作的努力,增强了对“中国制造”的信心。

二、正确面对质量问题,大力开展专项整治

今年3月份以来,美国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媒体大量报道了中国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制造”的广泛关注。对此,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认真对待。通过深入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有关报道所反映的问题大致有四类。

一是确有一些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问题。对此,我们以负责任的态度依法进行了严肃处理。如,根据美国FDA提供的信息,中方查明两家企业在向美出口的宠物饲料原料中违规添加“三聚氰胺”(Melamine),并以非法手段逃避检验检疫。中国政府立即查封两企业,责令两企业召回有关出口产品,并取消了企业的生产许可证,对两家企业的负责人依法追究了刑事责任。对美国由于油漆含铅量超标召回的三起中国产玩具事件,中方立即展开调查,发现生产企业确实使用了含铅量超过美国标准的油漆,立即停止了这些企业的出口。

二是中外的质量安全标准存在差异。例如铅含量的标准问题,不同国家的标准存在一定差异,在不同的产品上标准也可能不一样,需要双方进一步加强交流,同时注意对企业的指导。对此,我们一方加强与进口国主管部门的信息沟通,及时掌握进口国的安全、卫生要求,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和监督企业按照进口国要求进行生产,检验检疫机构严格按照进口国要求进行监管和检验检疫,确保出口产品符合进口国要求。

三是未经认真核实即予发表的不实报道。中国出口的产品质量本来是合格的、是好的,但因为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某些检测机构检测的数据不准确,导致了有关方面判断中国的产品不合格。例如所谓“中策轮胎”质量缺陷问题,经调查表明是美方经销商为诉讼目的进行的商业炒作。在事实面前,该经销商不得不向美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承认,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生产的轮胎各项质量指标均达到或超过美国标准。

四是国外品牌商的设计责任。美国美泰公司于8月14日在全球召回1815万件中国产含磁性小零件玩具。这些玩具属2002年到2007年生产,召回的原因是玩具中含有可能脱落并造成儿童误吞的磁铁。这是玩具设计上的错误,不能归咎于中国制造商。美泰全球业务行政副总裁迪汤姆9月21日在北京承认,美泰所召回的玩具绝大部分是由于美方设计缺陷所致,而不是中国制造商的问题,对由此导致中国制造业形象受损表示道歉。

促进产品质量提高,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政府、企业的不懈追求。尽管发生质量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中国政府下定决心,以此为契机,采取六大举措,全力提高产品质量,确保质量安全。这六大举措是:第一,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质量工作会议。第二,国务院发布了《加强食品等产品监督管理特别条例》。第三,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明确企业是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第四,国务院发布了《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第五,国务院成立了产品质量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的组长。第六,国务院部署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确定了8个整治专项、20个具体目标和12个必须达到100%的硬性指标。

目前,中国政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正向纵深发展,向基层推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社会各界反映强烈,人民群众普遍赞誉。专项整治行动既着眼于治标,更着力于治本,注重产品质量长效机制建设,要建立“两个链条”,即工业品从设计、原料、加工、直至销售、售后服务的监管链条,食品从原料种植养殖到成品上市再到餐桌的监管链条;建立“两项制度”,即追溯制度和召回制度;建立“一个体系”,即产品质量追溯和责任追究的体系;建立“一个网络”,即覆盖全社会的监管网络。以此,从根本上提高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中国政府、企业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国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一定会迈上一个新台阶,让中国和全世界的消费者更加放心。

三、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确保质量安全

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是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各国政府都在加强相关的监管制度和措施,以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随着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迅速发展和人员往来的不断增加,难免会出现一些与质量安全和检验检疫有关的问题。双方必须携起手来,加强协作,密切配合,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作风,认真加以解决。事实证明,只要我们着眼于友好合作大局,本着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态度,通过协商、对话、沟通、交流,就完全可以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共同维护和推动双边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首先,应当及时向媒体提供客观、准确的信息。媒体是广大消费者了解和获得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社会监督的有力工具。但片面、失实的报道,往往会引起社会的误解,影响正常的秩序,甚至会给社会带来恐慌。因此,我们既应尊重媒体的言论自由,也应在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及时向媒体传达正确的信息。如7月20日,在国际上一些媒体大肆炒作中国产品质量问题、引起社会民众对中国产品质疑的情况下,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了2006年度日本进口食品监控统计报告,其中对中国食品的抽检比例最高,但中国食品的合格率也最高,为99.42%,而欧盟为99.38%,美国为98.69%。随即,包括美联社、CNN在内的大多数媒体都对此进行了客观公正的报道,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二,应当加强沟通与交流。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是国际贸易中技术性、敏感性非常强的特殊问题。我们注意到,尽管近年来相关国际标准组织制订了大量的产品质量安全国际标准,但不同的国家仍根据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订了大量不同于国际标准的国内标准。这种情况导致了国际贸易中经常出现因为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引发的争端。我们认为,加强沟通和交流是有效预防产生国际贸易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有效方法。通过沟通和交流,可以及时了解对方的情况,包括贸易政策、标准、技术要求,以及在以往贸易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贸易条件,从而达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的目的,减少因误解造成贸易纠纷,避免相同的问题再次出现。同时,通过沟通和交流,可以提供解决贸易纠纷的经验和教训,增加相互之间学习和借鉴的机会。

第三,应当加强国际合作。应不断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面的国际合作,通过谈判、协商、协调,解决国际贸易中的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这也是WTO有关规则、国际标准鼓励和提倡的做法。目前,中国已与美国、欧盟、日本、韩国、东南亚、非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双、多边食品安全合作机制,并发挥了良好作用。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已与150多个国家建立了联系,与其中63个国家签订了397个合作文件,其中与46个主要贸易伙伴国家和地区建立了73个双边质检长效合作磋商机制,其中部级或副部级以上的机制38个,司局级的25个,技术专家级10个。9月12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与欧盟在北京共同召开了中欧SPS和食品安全联合工作委员会第二次全会;本月,我们刚刚与欧盟在北京共同举办了第六届“中欧工业品磋商合作年会”;今天,我们与东盟的同事们在此举行“中国-东盟质检部长会议”;与此同时,“中国-东盟防止禽流感跨境传播研讨班”正在北京举行,中国和东盟国家代表就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跨境传播问题进行交流和研讨;下个月,我们还将在北京举行“国际食品安全高层论坛”。通过这些会议或活动,一是有关各方提供相互配合和支持,以合作的诚意履行双方已有的承诺。二是本着技术问题技术解决的精神,面对面地磋商解决双边贸易中出现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避免将这些技术问题贸易化甚至政治化。三是认真讨论分析双方质检体系、技术标准、实验室检验检测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以客观科学的态度分析这些差异,寻找相互协调、相互衔接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避免标准差异导致的分歧与摩擦。四是巩固和建立密切合作、相互信任的关系,研究共同应对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的措施和策略。

在此,我代表中方向东盟方面就加强中国-东盟食品安全合作提出以下八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承担保证食品安全的责任。

二是积极推进各方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信息方面的交流,增加法律法规、标准和信息方面的透明度,增进相互理解与互信。

三是增加食品安全管理和技术人员的互访和交流,共同提高食品安全管理和技术保障水平。

四是各自指定联络点,及时相互通报相关的食品安全信息。

五是建立通报机制,任何一方对其他各方的食品采取新的安全卫生措施前,都通过联络点事先通报。

六是担负起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确保相互出口食品的安全。

七是打击非法食品贸易,防范蓄意制造食品安全事件的行为。

八是每两年召开一次司局级进出口食品安全磋商会议。

中方已就上述八点建议起草了第一届中国-东盟质检部长会议《南宁联合声明》,希望在此次会议进行最终审议并正式通过,以加强中国-东盟的食品安全合作,保护本地区18亿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和权益,并促进自贸区建设和食品贸易发展。

各位同事、各位朋友: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刚刚胜利闭幕,指明了中国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胡锦涛总书记在大会报告中明确要求质检等部门要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确保食品药品安全。中国质检部门愿进一步加强中国-东盟质检合作,真诚以待,密切协作,共同促进中国一东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共同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谢谢!

中国-东盟SPS合作信息网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东南亚国家联盟秘书处
承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ICP备案编号:桂ICP备10200870号-2号